首页

第一视角羞辱全家

时间:2025-05-29 12:31:32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37278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蓝湾高尔夫球大师赛首轮结束 中国选手刘瑞欣、王馨迎并列第二

万火关》的故事发生在北京某条胡同的深处。编剧闫小平介绍,故事从两件戏服讲起:学京剧的男孩与当网红的女孩组成临时搭档,男孩是京剧武生,有着专注而纯粹的眼神;女孩决心成为主播,理性、冷静、生机勃勃。他们来到小院寻找和追问,试图在流量时代里摆脱孤独和恐惧。

悬崖“堵人”,景区安全“悬空”

周铁农同志,1938年11月生,辽宁沈阳人。早年先后在沈阳五中、四平一中、四平高中学习。1955年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1960年至1983年,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见习助教,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助教、讲师、教学研究科副科长、副教授。1983年至1991年,历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副市长,黑龙江省省长助理、民革黑龙江省委会副主委。1991年至1998年,历任黑龙江省副省长,民革黑龙江省委会主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98年至2007年,任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2007年至2012年,任民革中央主席。曾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等职。

“梅花泰斗”花五宝在天津逝世 享年101岁

电视剧《乘风踏浪》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兴城为背景,故事线从1978年到1994年,讲述了彭锦西(乔杉 饰)和罗虹(杨子姗 饰)夫妇从解决温饱到成为当地企业家代表的故事,生动复原兴城泳装人乘着改革东风成功创业的经历。

“驾”高铁赏彩灯看“熊猫变脸” 来服贸会去去“班味儿”吧!

合肥9月15日电 (储玮玮)安徽省气象局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9月15日16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内容显示,15日20时至16日20时,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宣城市宁国市、广德市、宣州区、旌德县、郎溪县、泾县请加强防范,同时做好灾害隐患点上人员转移准备工作;黄色预警:马鞍山市雨山区、博望区、当涂县,芜湖市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湾沚区、繁昌区、南陵县,宣城市绩溪县,铜陵市义安区,池州市青阳县、石台县,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请注意防范,并加强隐患巡查和排查。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正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12日晚,“共赏一轮月 五洲一家亲”“品味崇川”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圆融雅诗阁露天平台举行,来自俄罗斯、摩洛哥、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十余名外国青年以及归国留学生共计二十余人,一同穿汉服、赏古琴、诵诗词、做灯笼……在活动中了解中秋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